[1] 季金华. 沟通与回应: 网络民意在和谐司法中的实现机理[J]. 法律适用, 2010(12): 10-15.
[2] 苗力田. 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03-104.
[3] 卓泽渊. 法的价值论[M]. 2nd.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6: 443-445.
[4] 杨一平. 司法正义论[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 70.
[5] 郑成良.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N]. 人民法院报, 2001-9-9(3).
[6] 郭卫华.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0: 20.
[7] 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 傅季重, 纪树立, 周昌中, 等译. 上海: 译文出版社, 1986: 499.
[8] 甘惜分. 新闻学大辞典[Z].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38.
[9] 詹姆斯·M·伯恩斯, 杰克·W·佩尔塔森, 托马斯·E·克罗宁. 美国式民主[M]. 谭君久,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40.
[10] 张淑华. 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 权利和权力的对话[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42.
[11] 蒋万胜, 张芝龙, 刘晓荣, 等. 网络舆论中的双重表达及其博弈[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5): 1-7.
[12] 何颖. 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74-178.
[13] 孔祥俊. 从司法的属性看审判与民意的关系[J]. 法律适用, 2010(12): 2-9.
[14]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22-24.
[15] 陈发桂. 网络主流民意的吸收与司法公正实现的制度逻辑[J]. 理论与改革, 2012(4): 146-149.
[16] 刘昂. 网络民意与司法的博弈——从冲突走向和谐[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1(1): 33-37.
[17] 周国兴. 审判如何回应民意——基于卢埃林情景感理论的考察[J]. 法商研究, 2013(3): 3-11.
[18] 陈忠林. “常识、常理、常情”: 一种法治观与法学教育观[J]. 太平洋学报, 2007(6): 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