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SIR模型的微博信息扩散规律仿真分析
    刘丹, 殷亚文, 宋明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3): 28-33.  
    摘要2794)      收藏

    微博作为一个爆炸式传播信息的社会化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掌握微博信息的扩散规律可以对不良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采用易感者、传染者及免疫者(SIR)模型将微博用户分成未转发用户、已转发用户和已淹没用户三类,成功模拟了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微博信息扩散过程的曲线,发现了微博中信息扩散的主要规律。基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对微博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2. Living Lab的创新实践分析
    李青, 曹静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1): 79-87.  
    摘要1781)      收藏

    以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理论为视角,结合Living Lab自身的特征,提出了Living Lab实践场架构,并基于场域理论对Living Lab实践场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包括创新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活动过程和创新活动各阶段的不同成果。研究成果将为Living Lab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也为将来Living Lab的创新实践提供更加清晰的实践指导,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知识关联特征的网络内容识别——以健康谣言为重点
    黄淼,黄佩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22 (1): 1-6.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19.0369
    摘要8378)      收藏
    社会普遍信息化使互联网成为最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但随着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谣言频现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问题,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健康话题则成为了谣言重灾区。通过分析微信和今日头条两平台中谣言内容特征,结合新闻传播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现有研究成果,提出如何通过知识关联特征进行谣言内容识别的研究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针对今日头条谣言库的减肥谣言高频词团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发现共现关系比相似关系更有助于发现知识类谣言的常用搭配和关键话题。最后,从规范性研究的角度,提出结合知识图谱和标签两项技术建构新生谣言的识别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打卡“网红旅游地”爆热背后的冷思考
    庞林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22 (1): 7-13.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19.0375
    摘要4576)      收藏
    在互联网深刻影响大众生活的今天,网红早已不是一个陌生词。近几年,一些景点或旅游地依托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在网络上获得的巨大流量而持续走红,这为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网红旅游地爆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也为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从网红场景营造、网络裂变式传播、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等多角度切入,在揭示网红旅游形成机制和传播路径的基础上,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提出关于合理规范和引导网红旅游发展的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王欢, 于连锐, 孟静静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6): 55-58.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TY019
    摘要7581)      PDF(pc) (783KB)(3670)    收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历史因素。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强大的中央政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政治保证,“天下一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移民开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基础。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有利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从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跨境电子商务生产要素投入效率评价
    张夏恒1,2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22 (1): 30-35.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19.0341
    摘要90)      收藏
    为探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生产要素投入效率问题,在研究假设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商企业数、快递收入额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正相关,劳动力投入规模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显著负相关,资产投入、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数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关系不显著。可见,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生产要素存在“拥挤”状态,生产要素投入量过多导致其生产效率尚未达到最优状态,尤其体现在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要素方面。企业数量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互联网基础要素与产业增长关系不大。因此,应培养高质量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优化资本结构,改善企业成长环境,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我国频谱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杜振华,周舒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22 (1): 14-1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19.0360
    摘要127)      收藏
    从频谱资源的特性出发,指出严重稀缺的频谱资源是5G发展和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现存频谱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帕累托改进。我国原有频谱资源分配体制造成了短缺与过剩并存,只有建立政府与市场双重动态调整机制,才能对频谱资源进行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双重声誉下银行对B2B平台的激励机制设计
    杨琦峰,高亚婷,宋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22 (1): 20-2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19.0197
    摘要91)      收藏
    市场声誉无法实现对B2B平台的长期激励,为了抑制B2B平台的长期道德风险,构建引入市场声誉和内部声誉的两期委托代理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两期合作下双重声誉的激励效果,并对比分析考虑内部声誉与否对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声誉仅能抑制B2B平台的短期道德风险,内部声誉能抑制B2B平台的短期和长期道德风险,但内部声誉短期激励效应弱于市场声誉的短期激励效应;双重声誉下的激励机制能解决市场声誉无法实现长期激励的问题,并弥补内部声誉短期激励不足的缺陷。因此,银行基于双重声誉设计激励机制更为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手机游戏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分析
    郭壬癸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 19 (1): 21-28.  
    摘要161)      收藏
     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用户量的快速增长,附生于手机平台的手机游戏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虽然手机游戏行业发展迅速,且速度惊人,但是此种发展是粗放的野蛮生长,随之而来的是手机游戏行业的同质化严重和抄袭盗版风气甚嚣尘上,手机游戏的著作权保护已刻不容缓。学界对手机游戏的著作权定性与手机游戏内容的著作权类型归类目前没有形成共识,法律也没有对此作出明文规定,从而使得手机游戏的著作权保护陷入困境。手机游戏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之构成要件,却又难以完全匹配著作权法规定的八项法定作品类型,因此将手机游戏作为独立的著作权客体加以保护不失为良策,并且其保护方式可参照电影作品。手机游戏内容的著作权保护,可根据内容的不同,定性为不同的作品类型,依照相应法律规定赋予相应的权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供应链金融的文献分类与综述——基于融资服务视角
    刘仕强, 王雅娜, 冯玲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1): 59-74.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194
    摘要1881)      PDF(pc) (1032KB)(3198)    收藏
    为揭示近年来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时间轴梳理近十年与考虑融资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密切相关的80余篇文献。根据融资服务模式将供应链金融划分为考虑外部融资的供应链金融、考虑内部融资的供应链金融和考虑不同融资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三类,进一步从供应链金融结构、协调合同、模型和决策变量的角度阐述文献的研究特点。将相关文献的被引用次数和期刊排名考虑在内,从文献分布情况对考虑融资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别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评述,为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社交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述评:2007—2020年
    葛子刚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1): 102-112.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190
    摘要1526)      PDF(pc) (4228KB)(3008)    收藏
    对CNKI和Web of Science两大数据库中有关社交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文献作者和机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国外学者比国内学者更关注社交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活跃度高于国内;国外文献的研究热点和国内文献的研究热点有少数重合,更多的是不同,重合的热点主要是社交媒体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不同类型电商主播属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和文本分析
    王胜源, 何江林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2): 104-116.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254
    摘要3087)      PDF(pc) (990KB)(2613)    收藏
    从访谈资料和直播弹幕中挖掘不同类型电商主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研究,得出电商主播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属性;通过Python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回归,细化了不同类型电商主播属性对消费者搜索和购买主播推荐产品的研究。研究发现,电商主播魅力、互动、推荐、展示、专业、信任等属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电商主播属性通过影响消费者内在感知,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而主播属性与内容一致性正向调节电商主播属性对消费者内在感知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达人型主播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属性是:魅力、互动、推荐、展示、专业和信任等属性;明星型主播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属性是魅力属性和互动属性;官方店铺型主播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属性是互动、展示、推荐和信任等属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高管变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赵保国, 王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1): 80-8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0.0255
    摘要1678)      PDF(pc) (1073KB)(2345)    收藏
    以2011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不区分变更类型的情况下,高管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降低;而区分变更类型后发现,高管的正常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降低,强制变更将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提高。进一步地,由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高管任命的方式、目的等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后分别进行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相符,而国有企业发生的强制变更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对高管变更的含义进行了解读,为投资人提供了分析高管变更事件的新视角,以期为深入理解高管变更的含义、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升
    魏建国, 魏英杰, 司筱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1): 1-11.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197
    摘要1948)      PDF(pc) (899KB)(2082)    收藏
    运用信贷配给、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选取新三板挂牌的 357 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其融资过程中交易和配置两个阶段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融资全过程的综合效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交易和配置效率以及综合效率的正向外溢效应显著,但此效应产生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正向影响还呈现出异质性现象,在非国有中小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就促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打造特色化核心竞争力;优化信息环境,释放数字信用价值;调整组织架构,畅通内部联动机制;重塑客户关系,实现数字化价值输出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
    杜伟岸, 熊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2): 36-44.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0.0277
    摘要1223)      PDF(pc) (986KB)(2053)    收藏
    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数据,从初级金融素养、高级金融素养两个方面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初级金融素养和高级金融素养指标,通过构建Probit及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素养高的家庭投资风险资产可能性也越大,且投资风险资产占比也越大。控制内生性后,初级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市场参与、风险资产投资占比的影响均强于高级金融素养。户主年龄、收入水平、社保情况以及地区经济水平均会促进家庭的风险资产投资,而户主风险厌恶度则效果相反。提升我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尤其是初级金融素养,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活跃健康发展,提高居民金融福祉,是推行普惠金融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绿色金融能否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曾玲玲, 叶甜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1): 69-7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0.0103
    摘要1783)      PDF(pc) (1119KB)(1935)    收藏
    在分析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2005—2017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绿色金融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算出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然后,采用静态IV-GMM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考察绿色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绿色金融整体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两者都表现出很大省际和区域差异。回归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全国、沿海以及内陆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对沿海区域的促进作用更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全国而言,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而言,只有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从内卷到内卷感:情感转向与理论分析——兼论网络消极情感的传播趋势及治理
    王斌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1): 33-3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200
    摘要1547)      PDF(pc) (1509KB)(1923)    收藏
    2020年以来,内卷一词从经典的学术概念变成网络流行语,被网民用来表达个人和集体的消极情感,即内卷感。内卷感由超负荷的压力、广领域的焦虑、高强度的倦怠和大规模的失落复合而成。内卷感的形成,源于信息技术与数字产业的发展乱象、当今社会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感性化的网络传播生态。同时,内卷感还折射出消极情感数字化传播的内在趋势,并集中表现为短暂性、失真性和去批判性三个层面。为降低消极情感无序蔓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做好依情治理和以情治理,切实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向纵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王欢, 董影, 张静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4): 88-98.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42
    摘要2263)      PDF(pc) (6272KB)(1863)    收藏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更好地了解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现状,通过收集CSSCI数据库和CNKI中CSSCI源期刊数据库在2000—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别从发文量走势、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主要被引期刊和论文、关键词和突变词等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识别出课程思政内涵特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实现障碍以及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四大研究主题,并梳理出课程思政研究的前沿和趋势,认为在课程思政中如何发挥教师主体地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构建将成为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算法歧视及其治理研究
    谢永江, 杨永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5): 18-25.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55
    摘要2220)      PDF(pc) (910KB)(1783)    收藏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中,其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与便利人类生活的同时,亦带来严重的算法歧视问题。算法歧视不仅在直接层面上侵害特定主体的合法权益、经营者的竞争性利益、民众的基本人权,也在间接层面上加深既有偏见,加剧数字鸿沟,不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故亟需对其进行规制。通过对算法歧视肇因追本溯源可知,算法歧视乃算法开发者内隐偏见嵌于算法、数据偏差、算法黑箱等信息不对称的结果。算法歧视作为技术领域的法律问题,在借鉴域外模式的同时需要采取法律、技术、社会规范等多元规制手段,多管齐下,以达到对算法歧视治理的同频共振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国内外在线学习持续学习意愿研究的比较分析
    刘勇, 应豪栋, 张爱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2): 97-106.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0.0371
    摘要1526)      PDF(pc) (3559KB)(1612)    收藏
    在Web of Science(WoS)和CSSCI数据库中,选取与“在线学习持续意愿”主题相关的文献作为样本,对国内外载文量、研究国家/地区分布、研究机构与核心作者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关键词,从教育环境与学习场景、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三个角度剖析国内外研究热点,梳理其演化路径并进行前沿分析。通过共被引分析,从基础理论与模型、研究方法两方面对在线学习持续意愿的研究进行详细解读。研究得出三点启示:注重研究发展的交叉与延续,以灵活开拓的视角设计研究,向基于设计的学习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