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8-03)〔2016-08-20〕. http: //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2] 郭玉锦, 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2-15.
[3] 戚攻. 网络社会的本质: 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1): 148-151.
[4]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 跨文化的视角[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 于志刚, 郭旨龙. “双层社会”与“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标准[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3): 134-144.
[6] 高铭暄, 马克昌. 刑法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7] 张明楷. 刑法学[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6.
[8] 周光权. 刑法总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9] 曲新久. 刑法学[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10] 魏东.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J]. 政治与法律, 2003(4): 31-35.
[11] 许恒达. 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与流变[J]. 月旦法学杂志, 2011(10): 134-151.
[12] 于志刚. 网络安全对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嵌入态势和应对策略[J]. 法学论坛, 2014, 29(6): 5-19.
[13] 皮勇. 从计算机犯罪到网络犯罪: 互联网对刑法的冲击[J]. 信息网络安全, 2007(2): 30-31.
[14] 米铁男. 基于法益保护的计算机犯罪体系之重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4(4): 59-66.
[15] 黄泽林, 陈小彪.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缺陷与理论回应[J]. 人民检察, 2005(5): 44-46.
[16] 庄晓晶, 林洁, 白磊.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区域性实证分析[J]. 人民检察, 2011(9): 67-70.
[17] 张向东.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若干问题探析[J]. 法律适用, 2013(11): 12-14.
[18] 刘静坤. 网络敲诈勒索、非法经营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 法律适用, 2013(11): 15-18.
[19] 孙万怀, 卢恒飞. 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J]. 法学, 2013(11): 3-19.
[20] 于志刚.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发布为背景[J]. 法学, 2013(10): 102-110.
[21] 陈晓明.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J]. 法学研究, 2009(6): 52-64.
[22] 皮勇. 关于中国网络犯罪刑事立法的研究报告[J]. 刑法论丛, 2011(3): 218.
[23] 皮勇. 我国新网络犯罪立法若干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12): 44-49.
[24] 皮勇. 论我国刑法中的计算机病毒相关犯罪[J]. 法学评论, 2004(2): 51-52.
[25] 姚贝, 王拓. 法益保护前置化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1): 27-33.
[26] 刘宪权. 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 政治与法律, 2016(9): 11-12.
[27] 王肃之. 从回应式到前瞻式: 网络犯罪刑法立法思路的应然转向——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立法规定[J]. 河北法学, 2016, 34(8): 155-164.
[28] 喻海松. 网络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适用[J]. 法律适用, 2016(9):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