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国农.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11): 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2012-03-30)[2016-11-14]. 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 邓景毅, 叶世绮, 郑欣, 等. 软件成熟度模型(CMM)发展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 19(7): 6-9.
[4] 祝智庭. 信息教育展望[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14-117.
[5] 卢云霞. 鲁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6]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4-26.
[7] 王红.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分类与现实选择初探[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7): 44-45.
[8] 张豪峰. 教育信息化评价[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62-63.
[9] 吴钢. 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权集的一种方法[J].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10): 4-6.
[10] 王珠珠, 刘雍潜, 黄荣怀, 等.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10): 25-32.
[11] 王珠珠, 刘雍潜, 黄荣怀, 等.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1): 19-30.
[12] 吴砥, 尉小荣, 卢春, 等. 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1): 92-99.
[13] 王吉. 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2012(1): 25-27.
[14] Saaty T L. 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7): 841-855.
[15] 张成洪, 陈浪涛, 沈洪波, 等. 应用 AHP 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J]. 教育信息化, 2005(7): 39-41.
[16] 张琼. 学前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13.
[17] 余丽华, 石青, 费军, 等.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J]. 教育信息化, 2004(9): 72-73.
[18] 孔繁世. 教育信息化测度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9): 72-74.
[19] 陈吉利. 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述评[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6): 28-31.
[20] 王炜, 黄黎菌. 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述评[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12): 13-15.
[21] 许品顺, 刘宇.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综述[J]. 北京: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8, 22(1): 68-71.
[22] 李雨明, 尹强, 吴风平, 等. ERP, CMM和OPM3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3): 20-21.
[23] Marshall S, Mitchell G. An e-learning maturity model[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Learn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Auckland, New Zealand, 2002.
[24] 周勇, 张际平. 一种改进的eMM[J]. 电化教育研究, 2008(6): 46-48.
[25] 周勇. E-learning 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6] 王瑜. 基于成熟度思想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研究 [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27] 杨晓宏, 梁丽. 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1): 27-33.
[28] 刘万年, 冯晓晴.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 2003(10): 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