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一飞. 中国公司约定境外仲裁若干法律问题[J]. 北京仲裁, 2014(3): 106131.
[2] 宋连斌.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及其效力的认定(一)[J]. 商事仲裁评论, 2010(3): 142144.
[3] 牟笛. 再议无涉外因素争议能否在外国机构仲裁[EB/OL]. (20150107) [20150718]. http: //www.aiweibang.com/yuedu/8943990.html.
[4] 牟笛. 无涉外因素的争议能否在国外仲裁[J]. 商法, 2014(3): 1013.
[5] 梁慧星. 裁判的方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3.
[6] 万鄂湘. 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第25辑)[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3.
[7] 沈南. 试论无涉外因素案件的国外仲裁机构约定[D]. 上海: 华东政法大学, 2014: 35.
[8] McClean D, Beevers K. Morristhe conflict of laws[M]. 6th ed. London: Sweet&Maxwell Press, 2009.
[9] 王小骄. 对涉外民事关系涉外性界定的再思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1(4): 5257.
[10]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朝来新生体育休闲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EB/OL]. (20150115) [20150803]. http: //www.cnarb.com/Item/7399.aspx.
[11] 董箫. 中国最高法院进一步澄清涉外仲裁条款效力的判断标准[J]. 商法, 2015(3): 1013.
[12] 宋连斌. 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裁判方法[J]. 政治与法律, 2010(11): 210.
[13] 艾伦·雷德芬, 马丁·亨特. 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践[M]. 林一飞, 宋连斌,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4] 李鹏. 试论无涉外因素争议的外国仲裁裁决[J]. 行政与法, 2013(10): 120123.
[15] 菲利普·福盖德, 伊曼纽尔·盖拉德, 贝托尔德·戈德曼. 国际商事仲裁(影印版) [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