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刚, 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城市发展与研究, 2012, 19(9): 53-60.
[2] 吴俊杰, 周群, 秦建军, 等. 创客教育: 开创教育新路[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42-43+52.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2015-05-13)[2017-08-23]. 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 (2016-02-18)[2017-08-14]. 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8/content_5043305.htm.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6-06-07)[2017-07-07].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6] 中国新闻网. 报告指中国创客空间呈加速度发展 [EB/OL].(2016-11-14) [2017-8-26]. http: //www.chinanews.com/cj/2016/11-14/8062634.shtml.
[7] 赵蓉英, 许丽敏. 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5): 60-68.
[8] 刘健. 国外元数据研究前沿与热点可视化探讨[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3.
[9] Chen C. CiteSpace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3): 359-377.
[10] 祝智庭, 孙妍妍. 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1): 14-21.
[11] 郑燕林, 李卢一.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6): 42-49.
[12] 杨现民, 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2): 23-34.
[13] 赵建保. CiteSpace可视化流程与分析范式研究[J]. 知识经济, 2014(16): 105-107.
[14] 任红娟, 张志强.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研究[J]. 情报杂志, 2009(12): 86-90.
[15] 潘香春. 学术论文文前关键词的标引要适度[J]. 应用写作, 2001(4): 24-25.
[16]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150.
[17] 张灵芝. 1998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基于CSSCI高等教育类论文关键词的分析[J]. 高教探索, 2012(2): 41-46.
[18] 钟柏昌. 谈创客教育的背景、本质、形式与支持系统[J]. 现代教育技术, 2016(6): 13-19.
[19] 王同聚. 走出创客教育误区与破解创客教育难题——以“智创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2): 44-52.
[20] 黄利华, 包雪, 王佑镁. 设计型学习: 学校创客教育实践模式新探[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1): 18-22.
[21] 刘巍伟. 中国创客运动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浙江社会科学, 2017(8): 148-155+161.
[22] 余胜泉, 胡翔. 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8): 13-22.
[23] 周霞, 盘颖. 高校创客教育的内涵、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17(4): 46-50.
[24] 杨刚. 创客教育: 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3): 8-13.
[25] 梅凯, 陈效林. 我国创客空间发展的体系构建与政策支持——基于中美创客空间形态与生态的对比[J]. 学习与实践, 2015(12): 5-14.
[26] 杨现民, 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2): 23-34.
[27] 徐思彦, 李正风.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 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 科学学研究, 2014(12): 1789-1796.
[28] 杨晓哲, 任友群.数字化时代的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 2015(5): 3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