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Vol. 25 ›› Issue (1): 61-66.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122
通谋虚伪规则在金融领域的适用——以(2020)京民终36号判决为例
潘修平(1966—),男,辽宁营口人,博士,副教授
-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
Application of Rule of False Expression on Intent in Financial Field—Taking Beijing High People’s Court Final Civil Judgment (2020) No.36 as an Example
- School of Humaniti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摘要: 通谋虚伪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总则中规定的一项民事规则。为了与穿透式金融监管改革相契合,在金融案件的审判中,法院日益倾向于运用通谋虚伪规则,突破金融产品的外部法律设计,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确定其法律效力。对(2020)京民终36号判决进行研究发现,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存在区别,如果忽视商行为的外观,坚持探寻商主体内含于心的真实意愿,忽视商业效益,不利于商业的运转。通谋虚伪规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制度,应当审慎适用于金融领域。此外,本案体现了当前审判倾向中目的解释论逐渐偏重的迹象,法院不应在文义解释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忽略文义解释的优先性。最后,司法应该坚持审慎立场,坚守司法的被动性和最终性,不能随意对合同效力进行无效处理,避免司法与行政界限模糊,防止以“政策”代替“法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