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丁丁.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1(7): 3-13.
[2]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 2012(10): 14-23.
[3] 李钢.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 2011(4): 77-80.
[4] 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5] 谢耘耕, 刘锐, 刘怡, 等. 网络社会治理研究综述[J]. 新媒体与社会, 2014(4): 91-132.
[6] 王甄. 虚拟社会管理: 关乎中国未来的“大设计”[J].电子政务, 2011(9): 21-25.
[7] Walther J B. Selective self-presen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Hyperpersonal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language, and cognition[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7, 23(5): 2538-2557.
[8] 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5): 62-70.
[9] 吕承文, 田东东. 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升级改造[J]. 重庆社会科学, 2011(11): 37-40.
[10] 杨华. “无主体熟人社会”与乡村巨变[J]. 读书, 2015(4): 31-40.
[11] 王德福. 论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3): 79-85.
[12] 宋丽娜. 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13] 夏玉珍, 刘小峰. 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J]. 思想战线, 2011, 37(6): 31-36.
[14]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范扬, 张企泰,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15] 高丙中. “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J]. 思想战线, 2012, 38(1): 3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