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外审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部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阅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论列宁对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 认识与批判
周晔, 王莉珍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1-4.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TY01
摘要
(
431
)
PDF(pc)
(848KB)(
23
)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考,其理论重心是把合法的普选权斗争同暴力革命结合起来,试图在触及“社会现实”的时候,能够超越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的矛盾张力,在其融合点上制订新的革命策略。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批判和修正,掀起“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思潮。随着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观点的抛出,列宁从否定性意义上批判了伯恩施坦“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危险,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找到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及其附带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共在与承认”的解蔽路径,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基于文本挖掘的优质带货直播的内容特征研究
马林烨, 闫强, 张笑妍, 曹和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6
): 7-20.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109
摘要
(
318
)
PDF(pc)
(1564KB)(
4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优质带货直播的内容特征,对直播视频生成的字幕文本进行文本挖掘。首先,利用LDA模型提取主题,将优质带货直播的内容特征分为交互性、个性化、可视性、专业性、可靠性和娱乐性,并重新定义。然后,选定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主题概率。最后,利用统计分析给出优质带货直播内容特征的一般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直播购物内容具有实用、娱乐和社交价值;体验品的介绍时长高于搜索品,体验品在专业性、娱乐性上高于搜索品,可视化上低于搜索品并进一步发现服装和化妆品确实有类似特征。另外,相较于成熟的直播间,新直播间的商品介绍时长缩短,响应性提高。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合理解释,有助于指导新主播入门和优化平台直播流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算法歧视及其治理研究
谢永江, 杨永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5
): 18-25.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55
摘要
(
310
)
PDF(pc)
(910KB)(
30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中,其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与便利人类生活的同时,亦带来严重的算法歧视问题。算法歧视不仅在直接层面上侵害特定主体的合法权益、经营者的竞争性利益、民众的基本人权,也在间接层面上加深既有偏见,加剧数字鸿沟,不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长远发展,故亟需对其进行规制。通过对算法歧视肇因追本溯源可知,算法歧视乃算法开发者内隐偏见嵌于算法、数据偏差、算法黑箱等信息不对称的结果。算法歧视作为技术领域的法律问题,在借鉴域外模式的同时需要采取法律、技术、社会规范等多元规制手段,多管齐下,以达到对算法歧视治理的同频共振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王欢, 董影, 张静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4
): 88-98.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42
摘要
(
304
)
PDF(pc)
(6272KB)(
23
)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更好地了解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现状,通过收集CSSCI数据库和CNKI中CSSCI源期刊数据库在2000—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别从发文量走势、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主要被引期刊和论文、关键词和突变词等角度对文献进行分析,识别出课程思政内涵特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实现障碍以及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四大研究主题,并梳理出课程思政研究的前沿和趋势,认为在课程思政中如何发挥教师主体地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实践以及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构建将成为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盲盒销售的法律规制困境与出路探寻
叶晓丹, 朱倩青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5
): 26-31.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56
摘要
(
208
)
PDF(pc)
(852KB)(
32
)
可视化
收藏
盲盒销售这种创新型商品销售方式,无论在线下实体门店还是网络电商平台,都受到了年轻群体的喜爱。盲盒所具有的新奇性和趣味性,给经营者带来了新的营销思路,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甚至形成了盲盒经济。然而,盲盒经济在膨胀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法律风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如缺乏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无力、存在涉赌风险等。因此,如何化解盲盒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困境是发展盲盒经济必须予以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新时代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经验、逻辑机理和完善路径研究
杜专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5
): 1-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61
摘要
(
187
)
PDF(pc)
(901KB)(
16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总结了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在顶层设计、建设维度、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数据开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其次,指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区域不平衡、信息孤岛、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线政务服务不完善、数据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等问题。最后,在分析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逻辑机理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完善国家数字政府平台建设,重视新信息技术的运用,打造数字政府闭环,实现 “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提升数据安全能力和监管能力是完善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玩家与算法权力:游戏作品属性的再界定
聂长建, 杨祎朋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6
): 39-47.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89
摘要
(
166
)
PDF(pc)
(887KB)(
16
)
可视化
收藏
将游戏作品做拆分式的保护并不合适。仅因游戏画面的形式与效果和视听作品类似,将其与游戏分割单独保护,是一种“唯客体论”的思考方式,不仅将玩家矮化为逻辑论证的工具,在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上也无法兼顾现实需求。有鉴于此,应当认识到玩家在判断游戏与游戏画面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察玩家与游戏之间互动行为的本质。玩家进行游戏的主观目的是满足自身情感,其操作行为既非创作,也不是表演,而是一种算法权力让渡下通过数据输入实现的一种叙事参与,故游戏画面应当作为游戏叙事的外在呈现,不具有独立性。以此为前提,将游戏认定为汇编作品才真正具有法律逻辑和利益考量两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FTA中投资相关规则深度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黄艳希, 徐双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54-66.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216
摘要
(
164
)
PDF(pc)
(1004KB)(
26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5—2015年DESTA数据库,构建FTA投资规则深度指标,测算了31个发达国家及2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的存量协定的投资规则深度,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FTA投资规则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作用效果,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国家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表明,FTA投资规则深度能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FTA数量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呈负向影响。异质性回归结果表明,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签署的FTA投资规则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且与发达国家签署的FTA投资规则深度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FTA谈判仍是关键的一步,要把握好FTA投资相关规则深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拨开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面纱
周晔, 兰兆瑞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4
): 1-5.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
摘要
(
157
)
PDF(pc)
(810KB)(
0
)
可视化
收藏
历史虚无主义经历了从哲学思潮向政治思潮的转变,实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它通过否定历史主体,解构主流价值观,试图以观念诠释历史,用所谓的个体性叙事来演绎“历史编撰学”,根本目的在于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正确性和必然性进行全面否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全面否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来面目及其本质,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根本性的批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数字代沟中的文化反哺:家庭微信场域代际互动问题研究
方楠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5
): 10-17.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67
摘要
(
146
)
PDF(pc)
(893KB)(
55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技术与社会交往的深度融合,家庭微信场域代际互动成为中国传统家庭适应数字时代变革的有力回应,推进了家庭代际情感再续的自觉修复。家庭代际互动呈现的自我调适以及家庭代际孝道文化的自然传承,成为观察家庭代际和谐互动媒介化转向的新视角。家庭微信场域中的亲代和子代在微信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等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与矛盾,呈现需求与焦虑共生、驯化与隐私伴生、弥合与阻抗孪生等现实图景。亲代和子代需要通过提升数字文化观念的认同感与理解力,强化家庭代际互动的凝聚感与向心力,推动精神赡养行为的在场感与自觉力等积极实践,实现数字时代的家庭代际和谐互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论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四重方法
吴群, 王传利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27-33.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TY05
摘要
(
144
)
PDF(pc)
(897KB)(
15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形成背景、主要目的和内容各有不同,但三个历史决议贯穿了在大历史观中把握党的奋斗主题、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等四重方法。通过对三个历史决议四重方法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革新、自我总结的全景历程,也能够从方法论上更加科学地学习和理解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使人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新时代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创新路径探寻
兰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45-53.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09
摘要
(
143
)
PDF(pc)
(1992KB)(
20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求中国电影在海外互联网的传播特征,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我国热门电影在海外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评论、转发内容,结合电影类型研究和叙事研究的范式,对中国电影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内容分析。总结了热门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的共同特征,在内容上提出重视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的对策,在渠道上提出打造全方位、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对策,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海外网络传播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李钢, 徐佳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5-12.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TY02
摘要
(
139
)
PDF(pc)
(958KB)(
22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置于统领地位,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党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要求,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优良传统。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注重政治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也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根本保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实践中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强化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保国, 崔书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 (
1
): 12-24.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130
摘要
(
135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30个省市2011—2019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分析研究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通过对生态环境、经济高效发展、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综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金融科技增强了绿色金融在创新发展、高效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在绿色金融影响绿色发展的进程中,金融科技未能表现出预期的调节效果。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包括加强绿色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科技,以及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绿色金融领域的风险监管、控制能力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金融科技伦理规制的基本法理与制度化构造
唐士亚, 张巍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6
): 21-27.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104
摘要
(
129
)
PDF(pc)
(851KB)(
48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科技伦理规制通过伦理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来引导与约束金融科技主体履行市场义务并从事善意利他行为。金融科技伦理规制作为一种“软规制”范式,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这一顶层设计文件中得到监管层面的确认。囿于金融科技企业的数据垄断、金融科技“算法黑箱”和管制型金融分业监管等因素,金融科技在数据规制、算法规制和平台交易规制等领域存在诸多伦理失范现象。为寻求金融科技伦理规制在“伦理性”与“法律化”之间的合理平衡并实现制度化构造,可行方案是构建“政府+企业+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利用监管沙盒进行金融科技伦理运行测试,建立金融科技企业伦理的自我审查评估,并促进金融科技底线型伦理规则向法制规则的转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基于多维工业大数据的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创造体系构建
刘平峰, 陈坤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78-89.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228
摘要
(
123
)
PDF(pc)
(1027KB)(
27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资料,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分析三一重工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的工业大数据应用,提出了工业大数据的维度与企业基于多维工业大数据的价值创造体系。研究表明,企业围绕研发、制造、生产、物流及营销等价值链环节,可将工业大数据划分为数据源、时间、位置、标准、人员、产品、环境和订单八大维度。在服务化需求的驱动下,企业对工业大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构建数据可视化、价值链延伸、产业融合与网络化协同的制造业服务化路径,并创造了包括信息价值、转换价值、战略价值和交易价值在内的四个层次的价值。通过八大维度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为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创造提供了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供应链金融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演化研究
石岿然, 姬严松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4
): 12-25.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1.0202
摘要
(
121
)
PDF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金融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频发,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功能发挥作用。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成为供应链金融这一模式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前景理论刻画参与者的感知收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供应链金融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构建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的演化路径和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发现:演化博弈存在四种演化稳定状态,当积极监管收益过低、监管成本过高、监管效率过低或风险损失责任成本过低时,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倾向会很高;当违约收益过高、违约惩罚过低或守约收益过低时,融资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会很高。根据研究结果从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公司年报信用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
高锦萍, 吴美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4
): 39-50.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13
摘要
(
119
)
PDF(pc)
(972KB)(
3
)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的信用信息披露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出企业诚信经营的信号,提升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法来量化年报信用信息披露质量,检验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该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年报信用信息披露质量和股权资本成本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产权性质来看,年报信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包容审慎视角下数据竞争法律制度的理念调适与范式革新
袁康, 鄢浩宇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34-44.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0005
摘要
(
115
)
PDF(pc)
(961KB)(
30
)
可视化
收藏
竞争机制是要素市场的关键运行机制之一,构建公平有效的数据竞争秩序对于维护数据市场竞争机制的良好运行,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要素市场竞争秩序的构建应从保障市场主体平等获取数据的权利和保护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数据流通利用的权利两个方面展开,同时应当注意市场规制和行业发展的平衡。实践中,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中数据不当获取和数据不当封禁行为频发,数字化垄断协议和数字经济领域扼杀式并购问题凸显,面临竞争失序的风险,传统竞争法律制度在各种新型数据竞争活动下暴露诸多问题,陷入规制失灵和适法困难的窘境。应当以包容审慎的基本理念对数据竞争法律制度进行反思重构,革新数据要素市场竞争秩序的规制理念和分析范式,合理界定并规制数据不当封禁和数据不当获取行为,优化垄断协议和数据经营者集中的相关标准和规制手段,以有效因应数字经济给竞争法律制度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徐斌, 张子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
3
): 21-26. DOI:
10.19722/j.cnki.1008-7729.2022.TY04
摘要
(
114
)
PDF(pc)
(918KB)(
17
)
可视化
收藏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凝练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伟大成就的锁钥。“人民至上”历史经验具有深刻的内在意蕴,主要包括“立足人民”的立场定位、“依靠人民”的根本要求、“为了人民”的价值指向三个方面。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继续将“人民至上”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法宝,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保障人民权利;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持续推进共同富裕,以推进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彰显发展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